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大虞,别字游,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百年来川渝地区少有的艺术大师;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一生桃李满天下;生前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政协常委等; 人物简介 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大虞,别字游,斋名蔗境堂、小徘徊楼;中国著名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生前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等。 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百年来川渝地区少有的艺术大师之一;他1910年生于四川仁寿,17岁考入四川艺专,后赴上海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开始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一生桃李满天下,1982年举办个人书画展览,有《冯建吴画集》、《山水技法基础》行世;四川省高教电教中心和四川美院...
黄汲清,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石油地质学家。首次系统划分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和大地构造旋回,主编第一张《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进一步开拓了中国地质图制图事业。创建多旋回构造运动说,进而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相结合,建立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式运动模式,开拓大地构造研究新途径。提出陆相生油论,具体部署、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普查勘探,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大突破,为大庆等一系列大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言传身教,为我国培育出大批优秀地质学家。 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黄汲清 黄汲清(1904 03.30 - 1995 03.22)。1904年3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中学求学于四川省仁寿县仁寿一中。1995年3月22日卒于北京。 192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所工作,先后任技正、所长等职,中央研究院院长。解放后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勘探指导和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历任西南地质局局长,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黄汲清-生平活动 1914年至1916年就读于仁寿一中。1921年,黄汲清考上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
仁寿骄傲----中国现代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画家,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石鲁作品集锦 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原名冯亚衡。。因慕石涛和鲁迅,易名石鲁。在延安历任西北文艺工作团美术组长、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美术干部、《群众画报》编辑、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主任。1949年后历任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西北画报》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1961年在北京举办“西安美术家协会国画研究室习作展”,被誉为“长安画派”。十年浩劫中备受摧残,仍顽强斗争、坚持作画。197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石鲁书画展”。出版画集多种,创作有电影剧本《暴风中的雄鹰》。中国画作品有《转战南北》、《华岳之雄》、《荷雨图》等。著有画论《石鲁学画录》等。 荷雨图 梅花.镜心 70年代,他以花木大写意为主,创作了一批极具个性化的诗、书、画、印,具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性,以强力提按的用笔和激烈抒情的品格构成了对传统书画的变革,成为书画由传统形态向...
20世纪中后期的一个冬夜,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日理万机的国家主席毛泽东左手握着一卷线装本雕版印刷的《续通鉴记事本末》,右手握笔,边读边加以圈点: “丙子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督舟师,败金兵于东采石……南军呼曰,王师胜矣。遂并击金人。金人所用舟,底阔如箱,行动不稳。且不谙江道,皆不能动。金士卒不死于江者,金主完颜亮悉敲杀之,怒其舟不能出江也。” 阅至此处,主席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笔,在旁边一挥而就八个大字: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虞公,南宋文臣虞允文,仁寿人,因采石一战名扬古今,葬于仁寿县虞丞乡。采石一捷有何特色及价值,竟然令著名军事家毛泽东拍案惊奇?虞公其人又怎样英明、传奇,能让他的作为在几百年后仍然为人们称道? 六岁诵九经 七岁能属文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祖籍四川仁寿的太常博士虞祺喜得贵子,取名允文,字彬甫。 出生官宦之家的虞允文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自幼早慧,就读于仁寿县城东二里的...
仁寿县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9-2024 蜀ICP备19032827号-1 当前访问量为:6395954
技术支持:仁寿信达网络科技